瑞士的Juerg Nussenberger医师在2008年的HYPERTENSION大会上报告了高血压疫苗的研究进展,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他指出50%~80%的高血压患者对目前的降压药缺乏长期依从性,并且目前的多数降压药由于半衰期的问题无法有效抑制血压晨峰,因此有必要研制新的长效稳定降压的治疗方法,针对RAS系统的免疫疗法很有吸引力。Dr. Nussenberger报告了拮抗ANGII的高血压疫苗临床II期试验结果。
瑞士的Juerg Nussenberger医师在2008年的HYPERTENSION大会上报告了高血压疫苗的研究进展,引起大家的密切关注。他指出50%~80%的高血压患者对目前的降压药缺乏长期依从性,并且目前的多数降压药由于半衰期的问题无法有效抑制血压晨峰,因此有必要研制新的长效稳定降压的治疗方法,针对RAS系统的免疫疗法很有吸引力。Dr. Nussenberger报告了拮抗ANGII的高血压疫苗临床II期试验结果。
这种高血压疫苗是一种与类病毒颗粒结合的血管紧张素II(Ang II)疫苗,已通过临床Ⅰ期研究。该研究入选72例轻中度高血压(140~179/90~109 mmHg)患者,随机后0月、1月、3月给予Ang II抗原100 mg、300 mg或安慰剂注射,注射后随访8月,观察疫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以及24 h血压变化和血浆肾素浓度。全部患者在注射局部有疼痛、红斑、水肿。疫苗组头痛较常见,300 mg组发生率达60%而100 mg组30%,但在1~2 d内消失,安慰剂只含氢氧化铝, 但也有轻度类似反应。
抗体滴度检查表明,疫苗首次注射后所有受试者均产生抗AngII反应;1个月后第2次注射,抗体滴度达到高峰; 3个月后第3次注射,抗体滴度下降。300 mg疫苗组产生抗体反应较强,半衰期为123天。在疫苗首次注射后第14周时行ABP检查,发现300 mg组与安慰剂组比较SBP 下降5.6 mm Hg, DBP下降2.8 mm Hg。100 mg组与安慰剂组比较SBP也有下降趋势, DBP无变化,均未达统计学差异。对早晨(5:00~8:00)血压升高, 300 mg组与安慰剂组比较SBP 下降25 mm Hg, DBP下降13 mm Hg;与基线值比较早晨5点、6点、7点、8点的SBP 分别下降7 mm Hg、 15 mm Hg、 12 mm Hg、 25 mm Hg,DBP下降也有类似趋势。Dr. Nussenberger指出,目前这种高血压疫苗的合适剂量、免疫应答与血压下降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
法国的Menard教授对拮抗RAS的疫苗持相当谨慎的观点,随后发表了题为高血压疫苗——一柄双刃剑的评论。早在2007年Dr. Nussenberger研究小组发表临床前和I期临床资料时, Menard教授就发出了相当谨慎的警示,虽然他承认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但指出这一方法是幼稚的,他的担心基于其他抗RAS疫苗的试验结果。其中最有名的资料来自Menard教授自己的研究小组,该研究用人的肾素免疫狨猴取得成功,引起血压明显下降,但30周后实验动物患上重病,只好终止研究。尸检表明实验动物有显微镜下肾损害,这是自身免疫病的证据,证明与肾素免疫有关。随后该研究小组重复了该实验,用小鼠肾素免疫高血压大鼠,他们发现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左室肥厚均下降,但这些动物同样患上了严重肾病。因此,Menard教授认为Nussenberger研究工作最重要的一面是肾素仅有小幅度上升,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研究志愿者没有发生肾损害,但他指出随访时间相对较短,需更长时间的随访。另外,由于这类研究对受试者可能产生严重伤害,伦理上也有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