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分叉病变的核心问题。就是是使用单支架策略还是双支架策略。对于双支架策略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第一,是这个边支的供血范围比较大,不容忽视和丢掉。因为我们知道单支架术最大的问题是,一旦主支放完支架后,就怕边支血管急性闭塞。
《国际循环》:目前单支架术仍然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请问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双支架治疗?
宋现涛教授:这是关于分叉病变的核心问题。就是是使用单支架策略还是双支架策略。对于双支架策略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第一,是这个边支的供血范围比较大,不容忽视和丢掉。因为我们知道单支架术最大的问题是,一旦主支放完支架后,就怕边支血管急性闭塞。所以对于分叉病变,无论是单支架术还是双支架术,原则上都是要上导丝,就是主支放一个导丝,边支放一个导丝进行保护。那什么情况下边支开口必须植入支架呢?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就是分支开口的这个血管的直径,现在一般认为是≥2.5 毫米以上,这意味这支分支血管支配的心肌面积比较大,供血面积比较大,所以这种分支一旦发生闭塞,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在一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可能会诱发急性左心衰竭,就是说这种患者一定要保护,必须要植入支架。另外一种情况,对于这种分叉病变,开口有病变的情况下,如果说预先设定是单支架策略,但是之前进行了扩张,就是说在主支植入支架以前,边支的开口进行了球囊扩张,如果球囊扩张以后出现夹层,或者出现边支的血流减慢,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植入支架。
《国际循环》:在PCI术中,如何根据分支血管的情况来进行单支架向双支架策略转换?
宋现涛教授:这是另外一个核心话题。如果我们预计这个边支血管发生闭塞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引起死亡,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等。那我们这个时候要直接选择双支架策略。另外一种情况是本想放一个支架,边支开口放完后出现夹层,出现血流减慢,这个时候被迫要再植入支架,即单支架向双支架转换。另外一个是单支架、主支放完以后,边支血管发生狭窄,甚至发生急性闭塞,这时需要要开通,重新扩张边支血管,以及开通后出现夹层、血流减慢,都要进行植入支架,也就是说单支架转向双支架策略。
《国际循环》:在哪些情况下分叉病变需要球囊对吻技术?
宋现涛教授:对于分叉病变,只要选择双支架技术,原则上都要进行对吻扩张。对于这种单支架技术,就是主支放支架,边支不放,只是进行保护作用。现在关于是否需要对吻扩张,专家们的意见不一致。尤其是有资料显示主支放完以后,边支开口如果影响不大,没有发生严重的狭窄,血流不慢,可以不去进行对吻扩张。如果说主支放完支架以后,边支开口受的累及比较重,狭窄程度超过70%以上,或这例患者有缺血症状,这个边支发生血流减慢等,这个时候需要进行扩张,而扩张又不想放支架的话,则必须要对吻扩张。对吻扩张以后,如果边支没有夹层,没狭窄,没有血流减慢的情况下,我们就不植入支架。也就说单支架,主支放完支架以后,最后在主支和边支的开口做一个对吻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