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增加和心血管事件有关。银屑病的生物治疗已被发现与管腔冠状动脉斑块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尚不清楚这些相关性是否归因于对冠状动脉的直接抗炎作用。近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杂志》(JAMA: Cardiology)一篇文章,研究了二者的相关性。
应用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研究银屑病患者冠状动脉炎症的生物学治疗与冠状动脉炎症的关系,该指数是一种新的影像生物标志物,通过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周围脂肪成分的空间变化来评估冠状动脉炎症,Ry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CTA)。
该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进行,设计、设置和参与者分析了在基线和1年时接受CCTA且在基线时未接受生物性银屑病治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FAI变化。血管周围FAI图像由判读工具根据既定方法进行,该工具不了解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就诊和治疗状态。
134例患者(平均[SD标准差]年龄,51.1岁[12.1]岁;84例(62.5%)男性)中,大多数患者心血管风险较低,采用传统风险评分法(中位数10年Framingham风险评分=3%[四分位间距(IQR),1%~7%])和中重度皮肤病。其中82例患者接受了1年的生物性银屑病治疗(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白细胞介素12/23或抗白细胞介素17),52例患者未接受任何生物治疗,并接受了局部或光照治疗(对照组)。基线时,46例患者(治疗组27例,未治疗组19例)出现局灶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物治疗与1年时FAI显著降低相关(基线时FAI=?71.22 HU[IQR:?75.85~?68.11 HU] vs. 1年时FAI=?76.09 HU[IQR:?80.08~?70.37 HU]相关;P<0.001),同时伴有皮肤疾病改善(中位数基线时PASI=7.7[IQR:3.2~12.5] vs. 1年时PASI=3.2[IQR:1.8~5.7];P<0.001),而未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则未观察到FAI的变化(基线时FAI=?71.98[IQR:?77.36~?65.64]而1年时FAI=?72.66[IQR:?78.21~?67.44;P=0.39)。与FAI的关联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存在无关,并且在接受不同生物制剂的患者中是一致的,包括基线时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中位数FAI=?71.25[IQR:?75.86~?66.89]vs.1年时FAI=?75.49[IQR:?79.12~?68.58];P<0.001)和抗-IL-12/23或抗-IL-17治疗(基线时的中位FAI=?71.18[IQR:?75.85~?68.80]vs.1年时FAI=?76.92[IQR:?81.16?7~1.67]相比;P<0.001)。
在本研究中,中重度银屑病的生物治疗与血管周围FAI评估的冠状动脉炎症减少有关。这一发现表明,用CCTA测量的血管周围FAI可用于追踪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反应。
参考文献:Youssef A. Elnabawi, Evangelos K. Oikonomou, Amit K. Dey, et al. Association of Biologic Therapy With Coronary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s Assessed by Perivascular Fat Attenuation Index.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3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