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2022)”于7月8日~10日隆重召开。8日上午的房颤与血栓专题论坛众多专家线上授课,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盛宴。
“第二十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2022)”于7月8日~10日隆重召开。8日上午的房颤与血栓专题论坛众多专家线上授课,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学术盛宴。
房颤与血栓专题论坛专场一由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树龙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莹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杨东辉教授共同主持,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朱俊教授首先带来了抗凝治疗新进展。理想抗凝药应保持NOAC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药理学上最好没有肾脏排泄,临床上低或无出血风险。朱教授介绍了因子XI抑制剂、NETS等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并总结尽管抗凝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关键的未满足需求仍然存在,对出血风险的担忧仍是使用抗凝剂的障碍,未来还需针对接触途径或凝血激活的上游驱动因素进一步探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菁教授介绍了XI因子抑制剂的发展与未来。XI因子在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对生理止血影响小,是可能有效的抗凝药物靶点。周教授展示了一系列XI因子抑制剂在VTE/ESRD/AF血栓栓塞预防方面积累的Ⅱ期研究证据,并展望XI因子抑制剂未来,但仍需更多研究证明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树岩教授分享了NOAC在慢性肾脏病(CKD)和慢性肝病(CLD)患者中的应用。房颤患者的晚期CKD和CLD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相关,肾功能和肝功能的改变使得NOAC的代谢和清除复杂化,导致药物积累和出血风险增加。李教授总结,基于有限的RCT亚组分析和真实队列研究数据,NOAC可能是一个可接受的选择,对于NOAC的给药剂量,可使用CG公式评估肾功能,Child-Pugh分级法评估肝功能损伤状态。
河南省胸科医院袁义强教授进行了《瓣膜性心脏病或生物瓣置换术后房颤患者:NOAC前景与未来》的报告。报告从全球房颤流行病学、国内外指南变迁、瓣膜性心脏病房颤抗凝和生物瓣置换术后房颤抗凝四个方面展开。在合并广泛定义下的心脏瓣膜病的房颤患者中,使用NOAC抗凝可能是安全有效的,出血、卒中风险较华法林更低。对于高危出血患者可借助更多影像手段评估潜在缺血/出血事件风险,协助制定抗栓策略。
专场二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金奇教授、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陈爱明教授、吉林省人民医院安佰富教授共同主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张钲教授分享了非心脏手术患者合并房颤围手术期抗凝管理。首先应充分评估手术出血风险,与外科团队进行充分沟通。围术期中断VKA治疗时间主要取决于INR值,并根据手术出血风险和CrCI值确定DOACs中断时间,何时停用以及何时重新服用抗凝药物,应同时考虑患者的临床特征(肾功能、年龄、出血史、伴随治疗)和手术因素,而服用DOACs和VKA的患者术中是否桥接需考虑抗凝药物类型及血栓风险。术后重启抗凝治疗需确保手术部位充分止血,并考虑出血后果及易出血的特殊因素。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吴钢教授从指南变迁与循证证据以及临床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抗凝如何安全管理这一话题。吴教授首先回顾了自2010年至2017年的循证证据,VENTURE AF和RE-CIRCUIT两大研究为NOAC用于房颤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提供了新证据,随后从临床实践常面临的左房血栓、药物间断、肝素ACT、术后并发症和围术期合并用药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NOAC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文青教授讲述了房颤合并左房血栓患者抗凝管理。房颤患者卒中风险显著增高,而左房血栓则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机制。当发现左房血栓时,需立即启动抗凝治疗,目前推荐至少需充分抗凝3周,抗凝3周仍有血栓时需改变抗凝策略,在复律或导管消融前需再次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排查左房血栓。但传统抗凝药VKA溶解左房血栓面临困境,诸多局限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X-TRA研究发现对于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患者,利伐沙班血栓消退率高、出血发生率低,利伐沙班或可作为LA/LAA血栓的治疗选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李铁军教授结合临床研究及指南推荐讲解了药物/电复律患者复律前后抗凝管理。AF复律过程中存在血栓栓塞风险,充分抗凝治疗可以减少CV后栓塞风险。与华法林相比,NOAC复律后的栓塞发生率相近或更低。李教授指出,>48小时AF复律进行常规抗凝或TEE指导下早期复律,<48小时AF复律则根据卒中评分和发作时间决定抗凝治疗,急诊复律应尽早应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或NOAC。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晓红教授分享了《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平衡之道:获益与风险》。房颤与冠心病紧密相关,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抗凝合并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血栓风险,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应平衡疗效与安全性,针对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于教授结合病例与指南,指出首先应评估风险,结合指南制定方案,其次指南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可作为华法林的有效替代用于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最后考虑双联疗程及后续治疗方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岳春教授聚焦于《房颤合并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抗凝治疗的重启:时机与对策》。李教授指出,抗凝是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治疗的基石,研究发现NOAC优于VKA,但目前各指南关于重启抗凝的时机意见不同,基于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患者预后早期复发风险高,若出血转化低风险,可尽早抗凝。由于房颤合并脑出血后是否/何时抗凝治疗尚无统一定论,因此需充分评估再发出血风险,控制出血因素,制定个体化抗凝方案或者考虑左心耳封堵术。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陶凌教授讲述了《房颤合并高出血风险患者的抗凝选择:决策与挑战》。陶教授指出首先需强化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指南推荐使用HAS-BLED评分帮助控制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并识别高风险患者,其次认识房颤患者抗凝高出血危险因素,最后列举了不同房颤高出血人群的抗凝治疗研究证据,虽然目前临床证据有限,但总体而言NOAC相较于华法林能够进一步降低主要出血风险,在高出血风险人群中可对患者个体化评估,考虑使用NOAC抗凝。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高频教授围绕《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要点与难点》做出精彩阐述,指出规范的抗凝治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更多获益,起始抗凝治疗首选NOAC,并对房颤合并CKD患者、合并PCI患者、合并CCS患者抗凝策略分别作出推荐。
长按二维码观看大会回放